【学术交流】关于张渭毅教授《古代汉语是研读医古文的基础》讲座学习体会

发布者:文教学院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教授应邀来校,在学术报告厅二楼分享名为《古代汉语是研读医古文的基础》的学术报告。作为古代文学教研室的一员,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讲座进行学习,在这里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一、历经辗转、艰辛求学的生涯

讲座前半段,张渭毅教授主要从自己的求学经历讲起,作为在新疆长大的陕西渭南人,求学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张渭毅教授自述年少时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曾遇到困难,最终经过老师指导和自身努力将之克服,并埋下了研修古代汉语的种子。到了中学时期,张渭毅教授辗转来到陕西求学,但遭遇到歧视,认为新疆来的学生基础不好不愿接受,专门给年少时期的张渭毅教授出较难的试题进行测试,最终张渭毅教授凭借扎实的功底顺利通过,在高中时期一直保持着求学的热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可以看到张渭毅教授求学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好老师,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张渭毅教授提及的几位良师,往往都是以引导者身份进行指导,并非单方面的灌输,这一点是作为年轻教师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整个报告听下来,张渭毅教授能够取得如此丰富的学术成就,既离不开自己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求学生涯中遇到的各位良师益友。此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深深体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师生交互,共同进步。

二、古代汉语:跨越学科研究的一个方向

张渭毅教授这场报告的后半段,专注于古代汉语专业知识的分享,张渭毅教授以“玖球天後”书法作品为例,剖析“玖”与“九”、“后”与“後”的字源差异,强调掌握繁体字对研读古籍的必要性。由于我不是学古代汉语出身的教师,此次讲座中的专业知识内容并不能全部吸收,但我深刻意识到,学科交叉对当前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更应该勇敢积极地跳出来,努力去学习文科其他领域的知识理论,这对以后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影响。

由于时间有限,两小时的讲座很快便结束了,但从张教授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无论是从古代汉语专业的角度还是从如何教导学生学习的角度,我都已经收获良多。张渭毅教授独特的求学经历,成就了非凡的学术成果,他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撰稿人: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温风顺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