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秘书学B1701班的马文丽。很荣幸能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备研心得和在备研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学习方法。
大家为什么要选择考研?我要考研是因为我知道我可以更好,我想以后能有更幸福的生活、更高的成就,我想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而不是等待被选择,我想以后去看更高的山见识更广阔的海,我想我以后的生活能拥有更多的自由,所以我坚定的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它能让我更有底气更有资本去追求这些目标。大家总说,考研是一件非常辛苦且孤独的事情,备研之初,我对此说法并没有什么体会,直到现在,我才深刻体会到这一说法中的辛苦和孤独到底是什么感受。考研中的辛苦包括我们要同时兼顾学业和考研的学习,包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坚持背单词背政治学习专业课,包括要舍去很多懒觉和娱乐时间,包括我们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等等。考研确实辛苦,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会容易,只要我们最后能顺利上岸,再辛苦,都值得。而考研中所经历的孤独,成为了很多人的障碍。别人在嬉笑打闹时,我们要坐在桌前学习;别人在讨论放假去哪旅游时,我们要坐在桌前学习;别人躺在床上刷抖音看剧时,我们还要坐在桌前学习......这个时候很多人心里就会有落差,会感慨自己正在走一条孤独又漫长的路,甚至有人会感到非常迷茫,因为看不到终点而畏缩,最终失去了动力。在座的各位心里应该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感受,但是现在大家环顾一下四周,看看你身边的人,他们同样在走这条孤独又漫长的路,在家人和师长的期盼和鼓励下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走,何惧孤独呢?
我在备研前期,遇到了几个问题:一是惰性和拖延;二是没有安静又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三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确定专业和目标院校,所以缺乏一些专业的指导和计划性的安排;四是本身底子薄弱,在接受知识时消化缓慢。这些问题导致我一开始的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后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惰性和拖延的罪魁祸首,一个是床另一个是手机。远离被窝,远离手机,是治疗惰性和拖延症最好的办法。对于很多自觉性较差的同学来说,安静又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若是在宿舍会受到干扰,大家可以去找楼层较高的空教室学习,记得带水杯。在专业和目标院校的选择上,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切勿好高骛远,不能见到211、985就削尖脑袋往上冲,毕竟现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考研竞争力也逐年递增,所以要慎重的选择把握最大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专业库和院校库缺乏对专业和院校的详细描述,需要大家自己从目标院校的学校官网上查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研究生院,里面介绍了硕士专业、历年的招生数据和初试复试的参考书,实在查不到可以通过微博、贴吧等平台联系一些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来咨询相关情况,注意网络诈骗。对意向专业和目标院校有了初步的筛选和了解后,最好再去寻求一些专业性的帮助,可以咨询老师或咨询考研机构,这对专业和院校的确定,有很大的帮助。确定好专业和院校后再去制定学习计划,保证方向清晰才能直达目标。关于学习的计划,大家可以参考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根据复习的内容制定一个日计划或周计划,来保证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成果。最后是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这和专注度有很大关系,我们总是静不下心,没法专注的学习,我的解决方法是,找一个手机支架,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后打开摄像功能,对准自己和学习的书本,将自己学习的过程全程录下来,这是一种镜头监督的方式,对治疗“学习多动症”很有效果,这种拍摄也是在记录自己学习和努力的过程,会很有成就感,大家可以参考。学习的能力需要练习,就像我们的大脑,多用才能更有用。学习能力也是要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来提高,背单词不能心急,定量去反复记忆。英语阅读也不能一味靠翻译,要在刷题的过程中把握开篇方式,找到作者和出题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再通过作者对文章所讲事物的态度和感情色彩去理解整篇阅读,多做多练,熟能生巧。以上就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世上之事,没有行与不行,只有做与不做;成功总有办法,失败总有理由;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成事的人。在此我代表2020年考研的优秀学子们向各位指导老师表态,在接下来的半年我们会继续全力以赴,不辞辛苦,耐住寂寞,扛过无望,学会与安静为伴,憋住一口气,直到成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祝各位在12月顺利上岸,金榜题名!